
美国红鱼属鲈形目、石首鱼科、拟石首鱼属,学名为眼斑拟石首鱼,又称红拟石首鱼、红鱼、红姑鱼、斑尾鲈、海峡鲈,也称黑斑红鲈、大西洋红鲈,一般都称美国红鱼。
红鱼原产美国,我国于199}年由***海洋局一所从美国引进,1996年育出40万尾仔鱼,在广西、海南、广东、福建、浙托,江苏、山东、辽宁、天津、上海等地试养,初获成功,并取得较好的养殖效益。1996年掀起养殖热潮。现在美国红鱼育苗技术己经过关,由干其生长快,产量高,适温、适盐范围广,耐低氧能力强,病害少,饵料要求低,来源广泛,养殖方法简.单多样,在池塘、网箱、流水和超市海鲜池等均可养殖。管理方便,所以它是一个新的养殖良好品种。 1.形态特征和分布
体呈纺锤形,侧扁,与大黄鱼、黄姑鱼、白姑鱼相似,背部略微隆起。以背鳍起点处***。全长为体高的2倍,体长为体高的2.0一2.1倍,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.8一1.9倍。头中等大小。日裂较大,呈端位。齿细小,紧密排列,较尖锐。舌大,游离,近圆形。鳃孔大,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。头部具发达的勃液腔。弃孔2对,后一对呈椭圆形,略大。眼中等大小,位于头的两侧,后缘与日裂末端平齐。前鳃盖后缘如锯齿状,后鳃盖边缘有2个尖锐的突起。体被栉鳞,侧线明显。背部浅黑色,鳞片有银色光泽,腹部中部白色,体两侧呈粉红色,尾鳍呈黑色,仔稚龟尾鳍圆形,成鱼微凹,尾鳍基部侧线上方有一黑色圆斑。腹部中部两侧的粉红色是红鱼的名称由来,尾基部的黑色圆斑是红鱼外形最明显的特征。可能由于杂交的原因,有些个体在体侧后上方有2一5个大小不等、近似圆形的黑色圆斑。美国红鱼分布于墨西哥海湾、美国南大西洋沿岸至东北部的马萨诸塞州,以墨西哥湾和美国西南部沿海居多。
2.生活习性
红鱼为溯河性鱼类,适盐范围广,在海水、半盐水和淡水中均能生长,以盐度20-35的海水中最适宜。美国的试验表明,在海、淡水中养殖的存活率一样高(分别为93.5%和93.1%,但是在海水中的生长率高于淡水。红鱼适温范围广,在自然水域中生存温度为2一33℃。在10℃以上的水温条件下可生长,快速生长水温为18一25度.。养殖红鱼的生长受低温的影响比较显著,但比真鲷、石斑鱼、河纯等耐低温能力强。红鱼耐低氧能力强,引起红鱼死亡的临界溶解氧含量为2.2mg/L,在养殖过程中。短时间出现溶解氧低于0.3mg/L时,也没有导致红鱼的死亡。PH值的最适范围为7.5一8.5。
红鱼游泳迅速,喜集群,具明显的洞游习性。早秋从深海游向浅海或河门进行繁殖,之后便在浅海索饵,直至12月至翌年1月,随着水温下降转移到深海水域。
红鱼系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,自然水域中主要摄食甲壳类、头足类、小杂鱼等。养殖时可以投喂冰冻的小杂鱼虾,也可投喂海鲜池人工配合饲料。红鱼喜食颗粒饲料,摄食量大,消化速度快,总饵料系数为1.5左右,其高低与饵料质量的优劣和投饵技术相关。幼鱼有连续摄食习性。在体长3can }前,同类相残现象较为严重。
3.繁殖
红鱼雄鱼4龄即达性成熟,雌鱼5龄以上成熟。怀卵量一般为5万一200万粒,多者300万粒以上。在自然水域中,红鱼一般在秋季产卵,但在海鲜池人工养殖条件下,红鱼也能在其他季节产卵,并培育出商品鱼苗。红鱼为分批成熟、分批产卵类型。浮性卵,卵径0.5mm-1mm。在水温23一25℃下,f孵化后第4天即开始从外界摄取食物。
海鲨水族工厂——海鲜,河鲜水产暂养设备专业生产厂家,可做移动式海鲜池和土建式海鲜池。设备功能包括:循环、增氧、过滤、控温、照明、杀菌等;适用场所包括超市海鲜池、生鲜店、酒店、酒楼、饭店、餐厅、省县水产市场、厨房等;业务范围包括:湖南长沙市、株洲市、湘潭市、衡阳市、邵阳市、岳阳市、常德市、张家界、益阳市、娄底市、郴州市、永州市、怀化市;郴州市县级市包括桂阳县、宜章县、永兴县、嘉禾县、临武县、汝城县、桂东县、安仁县、资兴市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