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假单胞菌病
主要症状是皮肤褪色,鳃盖出血,鳍腐烂等。有少数在体表形成含有脓血的疖疮或溃疡。肠道内充满淡土黄色瀚液,但直肠部为白色腐烂状勃液。肝脏暗红色或淡黄色,幽门垂出血。在
定做海鲜池中的低水温期的病鱼有腹腔积水的症状。
此病仅从外观症状诊断是困难的,要确诊必须从病鱼的脾脏或肾脏等处作细菌的分离和鉴定。
病原为假单胞菌。假单胞菌病在世界各地的温水性或冷水性的海、淡水鱼中可能发生。在日本养殖的鲡鱼从稚鱼到大鱼都可发生。有可能诱发的原因是稚鱼消化不良、放养密度过大等。全年都可发病。但以夏初到秋季较多发生。细类多数在冬季发病。
防治方法:预防措施主要是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,避免放养密度太大和投饵太多。治疗方法一般是用四环素系的抗菌素,混人饵料中投喂。休药30天以上方可出池。
爱德华氏菌病
海鲜池养级鲡发生此病的症状是鳍和腹腔部发红,肛门红肿突出,有强烈的恶臭味。肾脏或肝脏发生脓疡。
海水养殖锄齿绷生此病的症状是皮肤发生出血性溃烂,脾和肾上有许多小白点,不过从白点中分离出的病菌与迟钝爱德华氏菌略有差别。
初诊可根据各种鱼的症状,确诊则需从病灶处作病菌的分离、培养和鉴定。病原为迟钝爱德华氏菌。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宿主范围很广,已在人、家畜和蛇的肠内发现。在养鳗池的水和底泥中一年四季都可找到,主要在夏秋季节流行。在日本饲养的牙奸幼鱼、真纲、锄齿纲和娜鱼等均可发生此病,引起死亡。日本兴津湾野生的鳍鱼曾经因此病而引起大规模的死亡。淡水养殖的尼罗罗非鱼等也可受其侵害。
防治方法:预防措施主要是彻底清塘及其他防病措施。
业务范围包括:湖南长沙市、株洲市、湘潭市、衡阳市、邵阳市、岳阳市、常德市、张家界、益阳市、娄底市、郴州市、永州市、怀化市;其中郴州市县级市包括桂阳县、宜章县、永兴县、嘉禾县、临武县、汝城县、桂东县、安仁县、资兴市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