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增氧机械
长沙海鲜池中的水体中的氧气来源于两方面:一是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,约占10%。在一定的温度和气压下,当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达到平衡时的浓度,即为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饱和含量。通常,
当养殖水体中氧的不饱和程度越大(即饱和度越小),其溶解速度越快。风和湍流也可以加速这种溶解过程;二是水体中浮游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释放氧,这是水体中溶氧的一个重要来源,约占90%。光合作用产氧量同光照条件、水温、植物种类和数量以及水质肥瘦等状况有关。 在普通池塘中,鱼耗氧仅占总耗氧量5%一16%。氧主要消耗于水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水中淤泥、残饲、腐殖质、有机肥料等有机物在细菌作用下氧化分解。影响氧气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、压力和含盐量。氧气及一切气体的溶解度均是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。在一定温度下,氧气的溶解度随其压力的增加而增大,两者成正比关系,这也是一切气体的通性。水中含盐量越高,氧气的溶解度越小,这对于含盐量高的海水是十分明显的,而对于含盐量较低的淡水,影响很小,通常不予以考虑。水中氧气不饱和程度越大,即饱和程度越小,氧气溶解速度越快。气一液接触界面越大,氧气溶解速度越快。气一液接触面搅动越强烈,氧气溶解速度越快。水中溶氧是鱼类等养殖对象生长三要素之一,是一项重要水质指标。它不仅供给水生生物的呼吸需要,而且还参与水体内的化学反应,影响水质成分,对保持良好的水质,起着重要的作用。因此,溶氧与鱼类是有密切的关系,是鱼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。一般来说,养殖鱼类正常生活的适宜溶氧量是5-5. 5mg/L以上。若溶氧量低于2-3mg/L时,就会影响鱼类摄食生长;当含氧量低于1-2mg/L时,鱼即因缺氧而“浮头”;低于0. 5mg/L,鱼就会窒息而死。因此,含氧量的高低,直接关系到鱼虾的生长速度、成活率和饲料系数的高低。